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

面试问答准备

最近在学习做产品经理,还是需要做一些笔记的,毕竟有点私人性质,所以不便写在本子上(啥?本子上都不私密了!)还是选择了博客,如果有哪个会翻墙的hr看到,记得联系我哟。。不对,Google+还在关联着呢,跪了。


加分点

激情。这会导致对这个行业、职位的了解,加之从言行中的流露,这是装不出来的。如果对互联网没概念,也没事,总得表现出对某件事情的激情,以及深入理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对行业和职业的了解程度,这点还是需要多学习学习,至于激情,我觉得倒不太是个事。



特点。这点很多时候是激情触发的,有特点,很重要,面试官一天聊十几个人,能记住的人一定是有特点的,比如有典型的Geek,各种墙外的主流网站他都有账号,天天玩;比如有坚持做个人知识管理的,好几年了,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习惯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墙外帐号可不少,尝鲜的也有,但是真正常用的不多。来说一下原因,第一是不太会用,或者说虽然新鲜,但是可用性还不是很高,玩法问题。第二是关系群不好建立,大多数应用都是社交类了,如果关系群不能迁移,一个人玩不起来,虽然实际上也有一些朋友跟着来玩,多数都是有一点geek的,但是还难以成为一个大群落。第三,文化或者说气氛上认同度不是很强烈,欧美的应用对亚洲用户来说,不是都很容易适应的。

聪明。这可以从成绩里看出来,但没成绩的人,如果有其他做的很出彩的事情,会更有加分。没办法,怪才潜力巨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个比较微妙,社团经历也算么。

沟通。顺畅,同时不显得咄咄逼人,从自我介绍里就能听出来,有些同学确实是磕磕巴巴,摘简历上的句子说,而有的人就能很自然,表达出自己的几个亮点,引起面试官的兴趣。另外,发现当过“学生会主席”的同学,在这里都会有点霸气外露了,可能更适合销售类岗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还是比较能说的人,个性也不是很强烈的,学生会主席没干过233,亮点需要摸索。

实干。应届生刚进公司,实干比战略、规划神马的更重要。简历上的某件事情,要体现出你扎实做事的一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比起学理论课,更喜欢做实验和做课程设计,比起大把同学到网上抄现成的,更喜欢自己去琢磨,实干,是有的,但是简历这方面没体现,需要完善。

潜力。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考察,只能凭感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感觉。。。





常问的问题,挑几个有特点的吧。

你为什么来应聘产品经理?你对这个职位的了解和理解?一般都会说很感兴趣云云,然后我更关键的问题是“为此做过什么?比如,试着分析过什么产品么?为这次面试做了什么准备?”对比你是怎么想的,我们更想知道你有哪些行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个问题,当了用户这么多年,想尝试换个角度做产品。
第二个问题,在了解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之前,我首先是从一个用户去了解的一个产品,认识到了其背后的团队所做的工作和施加的影响。对产品感兴趣,源于我是个Google粉,Google推出的几个应用,亮点和缺点都是我平时和朋友聊天的话题,渐渐了解了一些,产品经理一词是从程序员朋友那里听说的。
第三个问题,做了什么。属于先了解了一点有关产品经理可能做的事,才开始了解的这个工作。毕竟不是专业很对口的,所以学习了和准备了一些,比如这个面试问答准备也算吧。首先,产品经理这个概念一开始我还比较模糊,首先想到了看书,去图书馆借书,有一些是比较科班的书,比如是传统的产品经理,品牌营销,用户分析方法书籍,还有一些看着比较快餐感的书,重点说的就是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,虽然快餐,但是对我这个菜鸟,特别实用,属于很好的上手书籍,具体学到了什么,还是写个读书笔记吧。还有一个就是上网看博客,当然也是因为苏杰这本书的关系,有很多不错的产品经理整理了一些心得写在博客上,很实用。

你简历上提到的实习、项目等,你觉得哪一件事情,会比较像将来做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?谈谈这件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很遗憾大工程大项目没有做过,只做过小的,dsp应用技术领域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,也算是让我坚定走这类方向的一门课程。dsp应用技术课程是大学三年里给我印象极深的两门课程之一,另一是数电。dsp应用课程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性,需求驱动性,还有应用上的妥协性。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整体的架构是严谨和有序的,在项目过程中,一定要把握好的就是流程条理,良好的流程可以提高效率,模块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完成可靠性,将系统模块化之后,对独立模块进行分析,比整体分析导致一锅粥好得多。需求驱动,fir滤波器的制作很突出的体现了需求,因为要完成一个滤波器,可以说是一种产品,需求就是对某一种信号有效滤波,就需要根据被滤波信号的特性,定滤波器参数,根据滤波器参数,撰写任务书,这点很重要,可以在一开始就能够清晰明确任务方向,可以作为整体的指导思想,既可以在设计模块更加合理,也会避免项目进行过程中,想不起该干啥后干啥,根据任务书定硬件软件,尤其是硬件的限制会比较大,所以这里就表现出了实际的妥协性,并不是要设计理论滤波器,而是要一个能使用的,所以就要对具体的算法进行改善,来达到预定参数所表达的效果。这门课也很有意思,老师不单纯是讲怎么应用dsp,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应用,其中有不少概念,看似需要背,不过我从来没背过,主要是因为比如系统架构,流程,硬件设计都是有需求,有推理的,只要你知道有怎样的需求,怎样去满足这个需求,自然就知道为啥这么做,也就很容易推理出该怎么做了。

经常用互联网产品么?举几个例子,一个最常用的?假设你是它的产品经理,你觉得它主要有哪几类用户?这些用户的优先级,为什么?你自己是哪一类?通常都用哪些功能?说几个场景呢,有什么不爽的地方?怎么改进?你觉得他们为什么没这么改?……可以根据具体对话展开细节问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Google+,twitter,soundcloud,facebook,新浪微博,115。。。。
常用的是Google+,确定用户的分类方式也就确定了你要为什么用户服务了,我觉得可以用地区来分类,因为Google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,Google+这个产品也是面向国际用户的,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,从文化和使用习惯来讲差距非常大,所以我觉得用地区分是一个方法,比如欧美,日韩,东南亚,俄罗斯,中国,等等。优先级,欧美最高,因为Google主要工作者都是欧美人士,所以对欧美用户了解的多,这点上操作性要好,欧美用户也更容易产生价值。第二是日韩,日韩的互联网产业很大,但是相比欧美,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现在欧美产品在日韩能够非常成功的还不多,所以值得去尝试,而且日韩也能提供相当不错的价值。中国要排在后面,主要原因是中国网民想上Google+难度大,用户量发展很困难,这个没招,不过既然有本事上来,就是核心用户,所以能提供的价值也不错,可惜用户数量摆在那里,所以优先级不能提高。俄罗斯东南亚等等文化真心不了解,所以不好评论,不过个人倾向这些亚文化的优先级不能排进前三。使用的功能都处于比较基础的,我个人很欣赏圈子。最大的不爽就是姓名政策。因为亚洲和欧美人上网习惯不同,欧美人对实名制没有什么抵触,亚洲人不同,而且更重要的一点,亚洲人喜欢用昵称彰显个性,但是Google的实名政策对亚洲用户来说,很不能适应。我认为可以对实名政策更加弹性化,实名认证的人可以有更好的社会认知度和信息公正度保证,但是不实名的用户依然可以保障基础的使用权限,不要过分依赖美国人编的名字审查算法,实际上那算法真不怎么样,可以考虑让亚洲人来写个本土化的方案,或者适当加一些人工核查。我觉得Google的文化是很崇尚技术的,他们不会考虑让人肉去审查用户的名称甚至是内容的,但是他们的技术,并不足够可靠,实际上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。Google想叫板facebook是一个很严格的实名社交网站,所以他也想效仿,但是我认为两者的用户群定位本来就不是很一致,facebook是从校园发起的,所以从最开始,就有实名认可环境,而发展开来后,也是受到欧美人士的青睐。Google+最初是随机发送邀请的,无法保障吸引来的人就默认认可实名,而且亚洲用户众多,最后却没有照顾到。

对于来霸王面的候选者,我会问,如果你是面试官,怎么处理霸王面的人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规定定下来是为了提高效率,所以有反规定,会影响我们的面试进度,但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,我会凭自己的直觉经验,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一试,给他个机会。

对于简历有多页的人,会问,你的简历如果简化为一页,你打算删掉哪些模块,为什么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简历已经很短了!




最后,邀请学生提问,你还有什么想说的闪光点在刚才的交流中没有体现出来?你有什么缺点,你觉得不适合做产品经理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不认为我不适合做产品经理,但是在这方面有不足。第一,产品经理涉及到的工作有很多,理工科出身,我对项目这部分可能好上手,但是用户分析不如学心理的来的学术味,不过我认为我作为一个深度用户,还是可以弥补的,还有就是对商业营销方面理解不如学商科的同学来的深刻,所以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,不过产品经理本身就需要不断学习,也没有什么最对口的专业,其实对大家来讲都一样,所以我相信我有能力干好。第二,我对国外产品使用和依赖较多,对国内产品的使用体会来的不够深刻,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国内公司,所以需要下功夫摸对手,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,第一是,国外的产品做得确实比较好,所以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,我的体会会更多一些,第二是,我对国内产品没有盲目崇拜的感觉,看事情会客观一些,不会到处说好话。

2 条评论:

  1. 刚毕业就应聘产品经理吗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只是以这个目标去准备而已,具体是去做产品类的工作,比如助理啊,需求分析员等等

      删除